香港浸信會聯會專業書院
  • 首頁
  • 課程一覽
  • STEM老師培訓
  • HKDSE其他語言
  • STEM教育服務
  • 短期專業課程
  • SEN到校課程
  • 課程簡介
  • 課程內容
  • 查詢
返回  課程一覽

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到校課程

香港浸信會聯會專業書院是香港浸信會聯會屬下非牟利學校,自一九九九年 成立以來一直推動資訊科技教育及電子教學及其他教育服務,服務中小學學童及青少年人,近年致力以電子教學聯合其地教學活動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

 
課程概覽

以電子教學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基於融合教育政策,除了轉介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童入讀特殊學校外, 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可入讀普通學校,因此普通學校的老師在教學時 需要兼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同學的學習差異,這無疑增加了一般老師在教學上 的難度及壓力。為了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在學習上的需求,學校可藉 教育局提供學習支援津貼以增加適切的教學資源,我們建議學校在選擇支援 學校這方面的服務上,選擇多元化而又能針對學生不同需要的服務。培正專業書院近年致力發展以電子教學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課程,當中所提 供的課程均具備以下的教學元素:


運用電子教學提升學習能力


以電子教學為輔助的教學方式,以達到以下預期的學習成果:
- 藉圖像化的電子學習材料,加強學生專注力以提升中英數學科的學習能力
- 增加學習趣味,以提升學習動機及自發性學習
- 發掘學生對IT的興趣及專長,從而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及學習興趣

我們設計的電子學習課程也附設有家長工作坊,旨在裝備家長在家中也能持
續地支援學生進行電子學習。


專科(IT或相關學科)老師與曾接受特殊教育培訓老師合作教學


電子教學課程及IT資優課程均由專科老師及曾受特殊教育培訓的老師負責,以結合以下的果效:
- 傳授專科知識
- 管理課堂秩序
- 執行特定教學法


此外,基於「多感官」(Multi-sensory) 和「內文具體化」( Contextspecific) 的教學理念,吳志光博士所提供的「跳躍成長」訓練課程主要以電腦為基礎 的遊戲學習訓練,再系統化地結合多感官協調訓練及學術導向訓練,以達至學童能把技巧應用於學校的學習環境裏。

電子學習課程
電子學習課程: 電子學習提升中文、英文科成績
 
PC34 — 英文科電子學習工具及平台
Fun and Friends (Wiseman www.wiseman.com.hk)
Fun and Friends課程讓孩子們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中提升及鞏固英語語言技巧,在玩樂的同時幫助他們建立世界知識,建立良好品格,並建立自信心。
 
課程對象
小四至中三學生 (師生比例 1:6-8)
 
課程目的
課程旨在加強學生英文科的基本能力及學習動機,藉針對不同學科的電子教學工具及平台,以強化同學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
 


PC35 — 中文科電子學習工具及平台
<<共享中國語文>>及<<共享普通話>>(知識共享協會openknowledge.wix.com)
知識共享協會<<共享中國語文>>及<<共享普通話>>電子教科書,配合RainbowOne電子教材系統,多元互動,激發興趣,教學相長。
 
課程對象
小四至中三學生 (師生比例 1:6-8)
 
課程目的
課程旨在加強學生中文科的基本能力及學習動機,藉針對不同學科的電子教學工具及平台,以強化同學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
 



電子學習課程: 電子學習提升數學科成績
PC36 — 數學科電子學習工具及平台
培正專業書院將採用不同的免費數學科電子學習工具及平台,讓數學科老師進行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並根據個別學生的詳細學習進程作教學分析,讓老師調較教學內容以配合學生學習速度。
 
課程對象
小四至中三學生 (師生比例 1:6-8)
 
課程目的
課程旨在加強學生數學科的基本能力及學習動機,藉針對不同學科的電子教學工具及平台,以強化同學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
 



PC37 — 家長工作坊
課程目的及內容
家長在家中持續的支援,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我們提供的電子學習課程附設有家長工作坊,讓家長也能掌握電子學習工具的基本運作,以及跟進學生在家中學習進程的基本技巧。

 

IT資優課程

IT資優課程: PC38 — 智慧型電子積木
 
課程目的:
課程包含複雜的積木搭建和多個電子模塊組合,可製作不同形式的機械作品,例如往返車、智能開關,啟發學生創造力;內容更加入Scratch編程,透過編程學習培育創意思維,讓學生展現創造力。
 
課程內容
1. 認識基本的積木模型搭建;
2. 組合多個電子模塊,形成新的組合屬性;
3. 整合和驅動電子模型
4. 認識Scratch程式設計軟體
5. 利用Scratch程式控制電子組件與積木模型
 
課程對象
-疑似/已評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中/小學生
-小四至中三學生 (每組 6-8人)
 
科德教育 - 透過METAS的電子智慧積木課程及設備,提升SEN 學生能動動腦筋製作不同類型的機械,以簡單磁性拼接,學習電子科學科技知識,啟發學生邏輯思維及創造力。



IT資優課程: PC39 — 創意電腦程式工程師
 
課程目的:
- 透過有趣的拼圖方式,掌握基本程式製作及邏輯概念,並結 合活潑的圖像、聲音或動作設計,讓創意構思能實體表現及執行,並為未來各種類的編程學習打好根基
- 透過小組合作,鍛鍊解難及協作、發展邏輯及創意批判思維、並培養對科技的興趣及主動學習能力。
 
課程內容
本課程適合初學者,內容包括︰
1. 基本Scratch程式設計軟體介面認識及使用
2. 基本編程概念、邏輯概念及程式應用
3. 問題考考你︰簡單互動遊戲製作、分組協作程式除錯
4. 我的小遊戲
5. 作品欣賞及分享
 
課程對象
-疑似/已評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中/小學生
-小四至中三學生 (每組 6-8人)



IT資優課程: PC40 — 3D 打印創意發明
 
課程目的:
以簡易淺白的解釋,深入淺出,讓學生學習製作3D打印及模型製作的流程。課程涵蓋不同的3D打印製作軟件,以iPad作為學習及製作的平台,令學生不需使用複雜的軟件及高階的電腦,也能以簡易有趣的方法建立可打印的3D模型。除了可將現實物件掃瞄成3D模型作編輯外,更可創作出自我設計的3D精品、雕塑或可組合的機械人,創作不再限於平面及傳統的模式。
 
課程內容
本課程適合初學者由基本認識遊戲製作開始︰
1. 3D 打印概念及設定
2. 3D 掃瞄
3. 3D 擺設製作
4. 3D 生物雕塑製作 或 機械人設計及製作
 
課程對象
-疑似/已評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中/小學生
-小四至中三學生 (每組 6-8人)
 
DTSL - 作為香港領先的3D打印和掃瞄方案供應商,能夠配合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校和學生提供 3D打印室方案和培訓服務。



IT資優課程: PC41 — 3D 模型設計師
 
課程目的:
- 掌握基本3D掃描、3D模型建造及打印技術,利用平版電腦、模型建造應用程式及3D打印機,製作自己的小發明
- 透過討論,小組互動合作,作品欣賞及分享,鍛鍊解難、協作、溝通及概念表達技巧、發展創作及邏輯思維、學習互相欣賞及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課程內容
1. 3D 打印 (3D Printing)技術介紹
2. 3D 掃描 (3D Scanning) 軟硬件操作示範
3. 3D模型建造 (3D Modelling) 應用程式操作
4. 問題考考你︰應用小練習、分組協作解難
5. 3D打印 (3D Printing) 軟硬件操作示範
6. 3D模型建造應用 - 我的小發明
7. 作品欣賞及分享
 
課程對象
-疑似/已評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中學生
-中一至中三學生 (每組 6-8人)
 
DTSL - 作為香港領先的3D打印和掃瞄方案供應商,能夠配合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校和學生提供 3D打印室方案和培訓服務。
「跳躍成長」訓練課程

PC42 — 「跳躍成長」訓練課程 (負責導師:吳志光博士)
 
課程目的:
「跳躍成長」訓練課程是建基於「多感官」(Multi-sensory)和「內文具體化」(Context specific) 的教學理念上。據臨床的觀察,一般受學障困擾的兒童常帶有多種感官協調的障礙,因此他們必須透過多種感官的刺激來學習。此外,由於學障兒重較難把抽象的內言概念化,我們必須把教學內容分成小件及盡量把它們具體化,這樣學童便能輕鬆地學習。在「跳躍成長」課程裏的項目只是果嶺上的旗幟,我們希望兒童學習把小件合併和組織成知識的技巧。我們稱之為「學術導向」。我們發展了一個自動化的「進度監察系統」來調較學習速度,希望能因應學童的表現來調節適當的教學速度。這個系統會在學童進行遊戲學習時搜集數據,我們會對搜集回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將會用作調較學習速度的參數。參考已往的結論,我們會適量地加強學術導向的內容,希望能夠降低同學融合到正規教育的門檻,從而達至融合教育的目標。
 
課程編排
本課程一般分為20節的持續訓練及評估週期。根據不同的單元組合,每節訓練為時95分鐘,並包括以下的項目:
-30分鐘原音識別電腦遊戲訓練
-30分鐘協調性感官訓練
-35分鐘學術導向訓練針對不同學員的表現及能力,項目的時間分配會適當地調整以配合進度。
 
服務特色
1. 原音識別 (Phonological Awareness)訓練
以電腦為基礎的遊戲學習訓練,電腦會因應學生的不同程度分配電腦遊戲及挑戰度 (level)。遊戲的內容主要是訓練學生對一個或以上不同程度的基本原音識別的技巧,他們需要透過細心聆聽來識別出一連串英文字母、單字或句子。我們自主研發「進度監察系?」能因應學生個人進度而自動跳升級別。 這便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挑戰力和趣味。

2. 多感官協調訓練
學生會循環參與多種不同特式的體育機能練習,我們利用一些輔助工具訓練身體各種機能,而這些機能練習的好處能刺激學生的大小肌肉發展、手眼和身體協調、小腦和前庭發展。

3. 學術導向訓練
這是以小組互動的方法,訓練學生的思孝力、組織技巧及團隊合作。訓練內容以分享閱讀、專題內容分析、和教授學生怎樣利用腦圖法幫助自己排序和整理資料,期望改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技巧。由淺入深,我們為學生挑選了一些特別的文本已便他們能學以致用,加強學習信心和興趣,從而能盡快融合於正規課程中。內容包括常識趣味題、數學題、短文閱讀理解等等,以上內容是以英文篇寫。我們會引導同學有步驟地運用「原音識別」的技巧來分析內文,降低語文 (英文) 的障礙,享受內文的趣味,達至提高學習成功感的目標。
 
課程對象
-年齡介乎5至12歲
-因學習障礙以致(或懷疑導致)學業成績不理想,如:讀寫困難、注意力缺失/不全過動症
功課輔導班

PC43 — 課後功課輔導班
 
課程目的:
本課程由富有特殊教育經驗的註冊老師督導,以小組形式上課,鞏固及加強學生的學科知識,為學生設定個人的學習目標和策略,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和提升他們對學科上的學習興趣。
 
課程內容
1.課程以指導及核對功課為主。
2.預默中、英文默書範圍、溫習課本。
3.備有學生手冊,記錄學生上課內容,讓家長了解子女進度及學習表現。
4.因應學生的學習差異,提供與課堂相關的補充練習,作針對性輔導,打好學習基礎。
 
課程對象
小一至小六學生 (師生比例 1:6-8)

查詢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下列熱線:


查詢內容
機構 香港浸信會聯會專業書院
電話 2332 6611
傳真 2332 2144
網址 www.abchk.edu.hk
返回  課程一覽
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 Approved Centre (Hong Kong)
English  |  私隱政策  |  
版權所有 © 2020 香港浸信會聯會專業書院